小貓小狗到一個陌生的新家,總是會這邊轉轉那邊聞聞
試圖去看看著個新地方,小狗側個身撒泡尿,小貓伸出爪子爪啊抓
讓這個地方擁有自己的味道,感覺不再是個陌生的新環境
而人呢???
當然不用像狗一樣撒泡尿,但你喜歡先試用馬桶也是OK
每個人對家的認同都不同
有人覺得能有張床睡覺就可以了,甚至不在乎床乾不乾淨
有些人要有自己認床+認棉被+認枕頭+屁眼認馬桶
還需要一盞晚上可以帶給他安全感的小燈
有些人想要有自己喜歡的鍋具、廚具,外加裝滿食物的冰箱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,喜歡身處在讓自己覺得舒適、有安全感、是個自己可以容身的地方
小朋友來到我家,也曾經度過一段陌生期
待在一個不屬於自己的陌生地方想必是痛苦的
有天他爆炸的說:「為何你的房間不能像小狐一樣」
(這是小狐房間一景,希望放上來她不會介意)
當下的我不懂小朋友的焦慮,我只是緩緩的把視線從電腦螢幕移到他誇張的表情上
OS 你還好嗎???
放眼自己的房間不論如何雜亂,堆在床上的衣服,不放回鞋盒的鞋
隨意放置的包包,散亂的書,滿是雜物的抽屜
我覺得現在這樣很好,這是我的房間
而小朋友只是每週來住個三天兩夜的情人
那時我並沒有理會他無來由的情緒
但我記的他說的話,他的表情,他不開心的情緒
所以每次小朋友要來我家的時候我會出現兩種情緒
1. 焦慮--又要來我家了,怎麼整理都不會滿意吧!
→焦慮的開始去整理
2. 擺爛--唉... 算了,我家就是這樣
→ 擺爛的等他三天兩夜後才開始整理
這兩種情緒或多或少的出現在我假日的前夕
暗中觀察了許久,我發現小朋友的媽還蠻愛乾淨的,而且大約一陣子就會幫家中家具大風吹
這個觀察讓我合理的懷疑,小朋友已經習慣了乾淨的生活 (可是我覺得他宿舍很亂啊)
也習慣一陣子就要幫家具大風吹,換換擺設的生活
但那是你的生活不是我的
我家很多的傢俱已經固定在那20幾年從未大風吹過 (掃地會移開來掃啦)
當你怒吼著說:為何你的房間不能跟小狐一樣
我只想跟你說:那你去跟小狐睡啊
為何你要干涉我的家呢